基本信息: 1981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专业及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音乐史、文化艺术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一) 主要承担课程:《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
(二) 教学教研成果:
参与校级教研项目《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科研情况:
(一)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 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古代辞赋山东艺术文献集成与研究》(2019年度)
2. 主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项目《“双减”背景下加强公共文化场馆管理建设研究》(2022年度)
4. 主持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傩舞研究》(2023年度)
5.主持济南市社科规划项目《“双减”政策视角下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济南中小学教育研究》(2022年度)
6.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宋代宫廷乐舞研究 》(2023年度)
7. 参与四川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唐宋礼仪舞蹈研究》(2022年度)
8.参与山东省非遗研究专项《山东运河沿线非遗资源挖掘整理研究》(2022年度)
9.参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辞赋整理研究》(2017年度)
标志性论文论著:
1.《论安史之乱后中唐雅乐的归复与实践》《东岳论丛》2020年第3期。
2.《佳作成名必有因 未必登临始作文——谈苏辙〈黄楼赋〉的创作》《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3.《从初盛唐郊祀乐发展看礼乐观念的新变》《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4.《“双减”背景下强化公共文化场馆教育作用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22年第6期。
5.《唐代〈云韶乐〉的形成与〈字舞〉〈圣寿乐〉的关系考辨》《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9期。
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情况:
1. 2012—2018“新市民子女艺术课堂”指导教师
2.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者(2012年)
3.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乐舞坊”青少年素质训练中心》(2016-2018)
4. 指导SRT《青州八角鼓说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2014-2015)
5. 指导SRT《“墙里开花墙外香”——探讨绛州鼓乐的生存困境突破》(2015-2016)
6. 指导SRT《关于‘五音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的启示》(2017-2018)
主要荣誉及获奖情况:
1.山东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奖甲类二等奖。(2014年)
2.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3.济南市第三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