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专业课2》教学大纲(曲式与作品分析)
发布日期:2016-05-25    查看:
《理论专业课2》教学大纲(曲式与作品分析)
Theoretical Major II
 
课程编码:18A12102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适用专业:音乐学理论专业
推荐教材:吴式锴,《和声分析351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参考书目:《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和声分析技巧。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和声分析351例》中的例题以及《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10首的和声与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训练与课堂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古典主义音乐作品的和声语言、结构特征。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声分析的技巧与思路。
2、通过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10首的结构与和声,进一步总结与掌握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语言与结构特征。
 
各部分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部分:自然音体系的和声分析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分辨以不同的织体类型呈现的和弦。
二、掌握不同的和声现象在作品不同结构位置的布局。
三、掌握和声分析时和弦外音的判断方法。
四、掌握持续音、复合功能等和声现象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不同的织体中总结、归纳和弦音、判断和弦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在不依赖调号与终止和弦的前提下判断调性。
[授  课  方  法] 
讲解原理并示范写作过程,课上改题。小组课形式。
[授  课  内  容] 
一、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二、正三和弦第一转位
三、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
四、和弦外音,终止四六和弦
五、终止式、完全终止进行、阻碍终止
六、属功能组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七、下属功能组七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八、和弦外音、持续音
第二部分:半音体系的和声分析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分辨临时变音记号的性质。
二、判断重属和弦与副属和弦的性质与解决。
三、判断离调与转调。
四、掌握转调模进的分析方法。
五、准确的判断转调的位置及转调方法。
六、掌握属组变和弦在终止式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判断转调的位置、方法及转调的方向。教学难点是在不依赖调号与终止和弦的前提下判断中间调性及转调。
[授  课  方  法] 
讲解原理并示范写作过程,课上改题。小组课形式。
[授  课  内  容] 
一、 重属和弦、重属导和弦
二、 副属和弦
三、 七和弦的连锁进行
四、 近关系转调
五、 转调模进
六、 重属组变和弦
七、 通过导七和弦的转调
第三部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10首的分析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10首各乐章和声、结构进行分析
二、了解贝多芬的主要和声语言特征。
三、了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结构的整体特征。
四、了解贝多芬在不同钢琴奏鸣曲结构设计上的不同构思。
五、了解贝多芬的主要的转调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贝多芬所惯用的和声手法都有哪些,难点是每一首钢琴奏鸣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构思的辨别与判断。
[授  课  方  法]
课上改题及讲解,课下作业。小组课形式。
[授  课  内  容]
一、 和声手法:
1、 功能进行
2、 用SII代替S的惯用手法
3、 使用降六级的阻碍终止类型
4、 使用降二级的阻碍终止类型
5、 向下属方向的转调
6、 同主音调的交替
7、 在终止式中使用降二级
二、 奏鸣快板乐章的结构
三、 慢板乐章的结构
四、 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乐章的结构
五、 末乐章的结构
第四部分:期末论文的选题及写作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就学末论文进行选题
二、进行论文写作
三、就学末宣讲进行试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选题应符合个人实际能力,难点是论文的修改。
[授  课  方  法]
课前预习并完成作业,课上改题及讲解。小组课形式。
[授  课  内  容]
一、 选题内容确定
二、 论文写作及修改
三、 试讲
 
 
 
 
撰稿人:边中   审核人: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