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1(理论)》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6-05-25    查看:
《曲式分析1(理论)》教学大纲
 Form Analysis I
 
课程编码:18A11013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音乐学理论方向
推荐教材:高佳佳 赵冬梅 编著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杨儒怀 著 《音乐的创作与分析(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修毕《和声》的基础上,通过《曲式分析1》课程的学习,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概念,明确音乐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独立分析判断乐句、乐段、复乐段等基本陈述结构,进而通过曲式功能理论分析与判断从单一部曲式至单三部曲式的曲式结构类型。为学习大型曲式打好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曲式学基本概念。
2、 掌握曲式结构类型的构成原理和原则
3、 应用曲式结构原则与曲式功能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
4、 能够用图表及文字(概念、术语)对音乐作品的结构进行描述。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种类及分类方法。
2、 掌握几种重要的基本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表现手段中的“材料”和“音高组织方式”间的关系。
2、 区分节拍、节奏概念的不同;调式、调性概念的不同。
3、 理解各音乐表现手段之间的互相影响在音乐陈述上产生的联合效应。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旋律及其他音乐表现手段
 
第二章: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几种基本的材料发展手法的名称及含义
2、 明确“乐思”、“主题”、“动机”三个概念的异同以及扩充、补充、叠入等基本概念的含义。
3、 能够使用基本概念术语对相应的音乐现象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区分“重复”与“再现”概念的不同。
2、 掌握“模进”、“裁截”、“对比”三种材料发展手法并对相应谱例进行分析。
3、 掌握“乐思”、“主题”、“动机”三个概念的异同。
4、 掌握“扩充”、“补充”概念的区别。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题材料发展手法
第三节 音乐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三章: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基本内涵。
2、 了解陈述结构的基本分类
3、 掌握陈述结构基本类型中的“乐句”、“乐段”、“复乐段”
4、 掌握陈述结构的三大区分原则并能够根据三大原则判断陈述结构类型。
5、 了解陈述结构的其他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陈述结构基本类型中的“乐句”、“乐段”、“复乐段”
2、 陈述结构三大区分原则
3、 和声终止原则中对“完满终止”与“中间终止”的定义。
4、 根据三大原则对乐段进行的分类。
5、 转调乐段的转调方法与终止。
6、 复乐段中两个乐段间的材料关系与调性布局。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重点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音乐陈述结构的类型及区分原则
第三节 音乐陈述的基础结构
第四节 音乐陈述的衍生结构
 
第四章:曲式结构及一部曲式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曲式部分与曲式功能的概念
2、 明确陈述结构与曲式结构的区别
3、 掌握一部曲式的概念
4、能够对一部曲式进行判断与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区分陈述结构与曲式结构的概念
2、 掌握曲式功能、曲式结构部分的含义
3、 一部曲式的陈述结构类型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重点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曲式与曲式功能
第二节 曲式结构的分类
第三节 一部曲式
 
第五章:并列曲式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并列原则”的概念及含义。
2、 掌握曲式结构功能“呈示”与“对比”。
3、 掌握并列单二部曲式的结构特征、原理和图示。
4、 掌握并列单三部曲式的结构特征、原理和图示。
5、 了解“并列原则”在曲式结构构成上的特点和缺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并列关系的曲式部分之间的划分原则:材料、调性对比与完满终止。
2、 强调完满终止对曲式结构独立性的意义。
3、 “呈示”性部分的终止与调性布局。
4、 并列单三部曲式的调性布局。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重点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并列单二部曲式
第三节 并列单三部曲式
 
第六章:再现单二部曲式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再现原则”及其在曲式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2、 掌握“再现”的美学特征:主题与主调同时再现。
3、 掌握再现单二部曲式的功能逻辑及结构特征:半对比,半再现
4、 理解再现单二部曲式的调性布局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曲式功能的运动。
2、 理解“再现”功能的美学特征及结构特征。
3、 掌握“半对比半再现”的定义以及在实际分析中的尺度变化。
4、 掌握“调性回归”过程。
5、理解并掌握“变化”再现的特征。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重点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再现功能的含义
第二节 半对比半再现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再现单二部曲式的整体结构
第四节 再现功能的不同类型
 
第七章:再现单三部曲式                                    建议学时:7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再现原则”及其在曲式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2、 掌握“再现”的美学特征:主题与主调同时再现。
3、 掌握再现单三部曲式的功能逻辑及结构特征:完全再现
4、 理解再现单三部曲式的调性布局和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曲式功能的运动。
2、 理解“再现”功能的美学特征及结构特征。
3、 掌握“完全再现”的定义以及在实际分析中的尺度变化。
4、 理解“中间部”的两种主要构成方式“对比式”、“引申式”。
5、 理解“中间部”与“再现部”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功能。
6、掌握“调性回归”过程。
7、理解并掌握“变化”再现的特征。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讨论为辅,重点通过对相应谱例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听结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整体结构
第二节 再现部完全再现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中间部的类型
第四节 中间部与再现部的连接
第五节 调性布局
 
 
撰稿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