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论坛 正文
捷杰耶夫:中国是歌剧发展最快的国家
发布日期:2014-03-20    查看:

 


捷杰耶夫喜欢徒手指挥,用手指的颤抖动作诠释音乐的细部 肖 一 摄
 

  随着中俄联合制作的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于3月14日拉开2014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大幕,大剧院制作歌剧电影《图兰朵》于3月16日在京首映,并将于4月16日登陆全国院线。在指挥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密集联排、彩排和演出之余,2014年索契冬奥会旗手、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也出席了《图兰朵》的首映礼。这位被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为“姐夫”的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坚持津津有味地观看了大半场的电影,赞叹中国是歌剧发展最快的国家,并笑称:“我自己也有两个姐姐,所以我也有姐夫。”
  中国观众对捷杰耶夫并不陌生,2007年国家大剧院开幕之际他就曾携《伊戈尔王》作为开幕歌剧演出,此后又多次携伦敦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来华。这位出身音乐世家、获得圣彼得堡指挥学派真传的指挥家,其指挥风格雄壮有力,而且喜欢徒手指挥,用手指的颤抖动作诠释音乐的细部。忙是捷杰耶夫的主旋律,早知采访机会难得的媒体记者早早就架好了“长枪短炮”,当然也不去计较某人磨场看电影久久不出来的“罪过”,拿下采访最重要。
  记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时您提到希望邀请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演员到马林斯基剧院演出,这是一个设想还是已经有实质性的计划了?
  捷杰耶夫:马林斯基剧院2015年到2017年的演出季有这样的计划,包括此次演出的这些演员,可能会邀请他们去演出。这一次他们已经对这部歌剧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因此在下一个或者再下一个演出季,他们可以去马林斯基剧院,并可能会组成一个混合的阵容。
  记者:除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有没有更多的计划?
  捷杰耶夫:我们对于当代中国作曲家很感兴趣,我们可能会有委约(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新歌剧,我们已经上演过盛宗亮的作品,将来可能会有进一步合作。我觉得,以委约的形式,不久之后就会有很多新作品出来,我会关注这些作品。我每年都来中国一两次,我们的交流也不那么困难。至于跟国家大剧院的合作,未来几部歌剧也在讨论当中。
  记者:谈谈这次在北京演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印象?
  捷杰耶夫:这部歌剧在圣彼得堡刚刚上演过,这一次我们带了7个俄罗斯演员过来。对他们来说,全新的元素是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以及中国组主演的合作。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还很年轻,是非常新鲜的血液。这部剧对管弦乐团的音质要求非常高,合作的每一场他们都有进步,甚至在后面的指挥上我还会有一些即兴想法。而且,歌剧的制作非常好。
  记者:这次《叶甫盖尼•奥涅金》从联排到演出,几乎一天两场的密度,对于指挥来说是相当辛苦的,您在马林斯基剧院有这样密度的工作吗?
  捷杰耶夫:从我一开始学习指挥的时候,我的父母、老师从没告诉过我这会是非常轻松的工作。指挥家站在指挥台上就高于其他的乐手,他付出的努力也一定更多。对于大的歌剧院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有两组演员的时候。我并不想一开始就暂停排练来调整乐团,因为一开始有很多东西要关注和平衡,从第二次排练我开始纠正细节。两组演员一起演出很有趣,他们互相听、互相学习。俄罗斯的演员非常年轻,他们必须每天去听、去学习,不断通过相互观摩去学习怎样让声音在剧场中达到应有的效果。
  记者:对于国家大剧院这样的中国剧院第一次演俄罗斯歌剧,最重要的是什么?
  捷杰耶夫:我们知道世界歌剧的传统在意大利、德国甚至包括法国,他们的歌剧在300年前就非常流行。而俄罗斯歌剧在20世纪越来越受到欢迎。所以我毫不怀疑国家大剧院会有更多的俄罗斯歌剧被搬上舞台。在过去的15到20年间,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有超过20部俄罗斯歌剧被搬上舞台。我了解到,国家大剧院在过去6年积累了27部院藏歌剧,我相信在几年后就会达到50部。当然触角也会伸到不那么常见的歌剧当中,作为一家比较大的歌剧院,会涉及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马林斯基剧院来华演出过《阿依达》和《黑桃皇后》,再到2007年演出《伊戈尔王》、今年演《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么多年来,您对中国的观众有没有感受到哪些变化?
  捷杰耶夫:中国观众的确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去年来北京演过斯特拉文斯基的三场音乐会,之前还有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之后我会带来普罗科菲耶夫。在这其中,我明显感觉到与中国观众交流的变化,他们对于音乐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对于中国观众我不想用成长来形容,我想说变化。在15年前,这里没有歌剧院,我们当时在北京的世纪剧院演出,那里和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院还不能相提并论。我非常有信心,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听古典音乐。我们的观众群会越来越宽广,我期待中国的好消息。我本人是柴科夫斯基大赛的主席,因此我也希望更多中国优秀的大提琴家、钢琴家们来参赛。
  记者:您对中国这几年的歌剧发展怎么看?
  捷杰耶夫:我觉得中国是歌剧发展最快的国家。俄罗斯对中国有很大的兴趣,每一次发布会都有很多俄罗斯记者,俄罗斯民众一定已经知道俄罗斯演员在中国演出《叶甫盖尼•奥涅金》。20多年前,中俄都有一样的现实,我们的经济文化都需要重建。如今我们的发展速度特别快,我很高兴看到两个国家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照顾到了文化。在过去几十年中,整个欧洲新建了多少歌剧院?恐怕寥寥无几。整个欧洲新建歌剧院都少于中国,这并不是制造业工程,而是文化艺术工程。经济的发展使得年轻人能够享受到艺术发展的成果。欧洲的发展势态很平缓,但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很快。我们希望每个国家都是向上的,但我们也看到在意大利和希腊,歌剧同行维持现在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
  场所新建带给文化发展以潜力。年轻一代对文化的接触真的能改变世界。我们不是看单一的一个艺术家,而是看整个人群。我们现在有了新的好的场馆,但如何运作这些场馆很关键。如果只是想卖票的话,那会很糟糕;但如果还有配套的教育项目的话,则将会非常有意义。
  记者:在这方面您有什么样的经验或体会?
  捷杰耶夫:在马林斯基剧院,我们有很好的教育项目,不仅是圣彼得堡、莫斯科的孩子,甚至还有从符拉迪沃斯托克飞行10个小时过来的儿童。他们会加入童声合唱团,这非常容易,不需要乐器,只需要用声音就可以。在六七年时间中,他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在索契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我指挥了1000多个俄罗斯孩子合唱,他们来自俄罗斯各个地方,而且是不同的民族。其中有两个孩子是被临时拉上舞台的,我告诉他们没关系,跟着做就可以。对于我来说,指挥是我的常规工作,但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一生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