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修缮1》教学大纲
Professional Repair 1
课程编码:18A13605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 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
适用专业:音乐学专业(乐器修缮方向)
推荐教材:陈重生著.《钢琴调律原理与应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2)。
参考书目:金先彬等编著.《钢琴维修调整与钢琴调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李涛著.《钢琴音响的乐律学研究初探》.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专业修缮1》主要以物理声学及钢琴声学的相关原理为主要学习内容,从原理上认知钢琴的音响特征;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厘清历史上的钢琴调律法,使学生通过相关的实践,将其在现代钢琴中进行实际应用。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实操演示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研究钢琴调律原理、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钢琴调律实践操作能力。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声学及钢琴声学的相关原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钢琴调律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认知钢琴调律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钢琴调律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钢琴调律的概念,以及钢琴调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全面理解钢琴调律的基本概念。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授与实操演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一、钢琴调律研究的历史
二、钢琴调律的概念
三、钢琴调律原理与应用的研究内容
一、钢琴调律原理与应用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物理声学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振动学、波动学,声音的产生与计量、声音的种类与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简谐振动计算物体的长度。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授与实操演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一、声音的产生
二、简谐振动
三、阻尼振动
四、强迫振动、共振、自持振动
一、波产生与传播
二、波动的特性
三、波的叠加原理
四、拍
五、干涉 驻波
一、声压 声强
二、反平方定律
一、纯音
二、复合音
三、乐音三要素
第三章:钢琴声学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琴弦振动的方式、特征及计算公式,进而了解钢琴的倍音及倍音列;
2、掌握钢琴音高频率、拍音的理论计算,了解“拍频”与频率、音分的关系;
3、了解钢琴音区的划分及钢琴音响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钢琴音高、拍音的理论计算;
2、钢琴宽、窄音程的听辨。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授与实操演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琴弦的振动
一、琴弦的定义
二、琴弦振动的一般特性
三、琴弦的实际振动方式及计算公式
第二节 钢琴倍音
一、倍音、倍音列
二、倍音的特点
三、倍音列与音程的关系
四、共同倍音
第三节 钢琴音律
一、标准音高
二、钢琴音高(频率)的理论计算
三、钢琴音律与纯律的差异
四、宽窄音程
五、钢琴“拍音”的理论计算
六、“拍频”与频率、音分的关系
七、协和音程的“拍频”关系
第四节 钢琴音区
一、钢琴音区音乐理论上的划分
二、钢琴自然音区的划区
三、钢琴调律音区划分和“键音”表达式
第五节 钢琴音响
一、钢琴的音响特征
二、影响钢琴音响的因素
第五章:历史上的调律法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调律法,并进行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历史调律法的实践与应用。
[授 课 方 法]
课堂教授与实操演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毕达哥拉斯调律法
第二节 中庸全音调律法
第三节 古典音律调律法的比较
撰稿人:齐丽花 审核人:郑中